沈儿峪大战发表时间:2021-08-09 01:19 据明清以来史志中沈儿峪之战的描述,历来对沈儿峪的具体位置说法有歧异,主要有三说: 其一,在县城西北五里,即一般人称作大涧沟的地方。《重修定西县志》的郭杰三和目前的绝大多数人都以“历史”为依据,坚持这种看法。 其二,在车道岘,即今天定西西北七十里的车道岭。一部分地方文史学者认为古战场沈儿峪就是现在的车道岭或者车道岭南面的道回沟。 其三,有一部分人认为,沈儿峪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目前大涧沟至车道岭的比较广泛的区域。 王保保(扩廓帖木儿)趁着明朝军队返回南方,西北边境兵力空虚之际,从甘肃带兵突袭兰州。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正月初三,为解决王保保的威胁,朱元璋再次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军返回西北,攻打王保保。 朱元璋没让徐达直接救援兰州,而是令他统军从潼关出西安,直捣定西,和王保保展开决战。 这是常遇春去世后,徐达首次与王保保交战,猛将常遇春不在了,那么朱元璋给徐达配备了怎样的将领以保证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呢?是猛将邓愈。 邓愈不仅在洪都保卫战中表现突出,而且朱文正被撤后,长期领兵驻守在原先陈友谅占领的区域,立下汗马功劳。 同年三月二十九,徐达率军抵达定西。此时王保保已经从兰州撤走,于光在兰州城下说,“徐总兵亲率大军马上就到了”,令王保保心生疑虑,不敢长期围攻兰州。 王保保退到哪里了呢?他撤到兰州东边的车道岘,在那里安营扎寨。 到达定西后不久,徐达进兵沈儿峪,逼迫王保保出来决战,同时派邓愈带兵直抵王保保营垒,树立营栅,逐渐逼近。 徐达率军出安定,驻扎在沈儿峪,与王保保军队隔着深沟排兵布阵,数十万人的大战即将开始。 双方多次交战,没分出胜负。 四月初五,为削弱元军的战斗力,徐达派兵日夜不停惊扰元军,使他们时刻精神紧绷,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在明军的骚扰下,元兵疲惫不堪。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王保保苦思对策。 王保保派数千精锐走偏僻的小路从东山下去,突袭明军东南营垒,这里的明军没料到元军突然来袭,受惊慌乱,将领胡德济仓卒间不知所措,没能稳住阵脚、抵御进攻,士卒溃散,形势危急。 徐达发现后,没有慌神,而是凭借敏锐的直觉,很快判断出元军情况,迅速率兵出击,击退元军,真不愧是大将风范。 徐达连斩东南垒指挥赵某及将校数人,整肃军纪,并将胡德济押送京师,交由朱元璋处理。 明军最终是如何获胜的呢?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第二天,徐达重整队伍,领兵出击,诸将个个奋勇争先,拼死力战,最终在深沟北面乱坟冢间大败王保保,生擒元郯王、文济王、国公阎思孝等人。 根据《纪事录笺证》的记载,这天夜里,徐达没再下令骚扰元兵,长期休息不好的元兵很快进入梦乡。徐达趁机加紧准备,他选出数十名精锐将士,趁夜劫营。在明军的突然进攻下,元军溃败。 无论战役的经过如何,结局都是一样的,王保保战败而逃,短时间内无法再对明军构成威胁。 王保保这次败得很惨,只带着妻子和孩子逃出来,逃到黄河岸边,找来一根木头,抱着流木过河,从宁夏逃奔和林,“至黄河得流木以渡”(《明太祖实录》)。 徐达派郭英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宁夏,没追上才带兵返回。 沈儿峪之战决定了明朝西北此后数十年的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