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古镇·魅力巉口
 

南厢房 民俗馆 休息室

发表时间:2021-08-06 22:08


南厢房   民俗馆、休息室

欢迎您来到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康家庄民俗文化大院,这里是大院南厢房,布置功能区为民俗陈列馆与休息室。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民俗涉及的内容很多,它所研究的领域仍在不断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学界公认的范畴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几大部分:

1.生产劳动民俗

2.日常生活民俗

3.社会组织民俗

4.岁时节日民俗

5.人生仪礼

6.游艺民俗

7.民间观念

8.民间文学


关于巉口境地的民风,古有“勤耕好猎,民不游惰”之说(嘉靖本《陕西通志》“安定县”条)。康熙本《巩昌府志》亦有“地虽邻边,人习礼让,敦本尚实,耕牧自给”,“野无惰农,邑有盖藏,婚丧依礼,上下有伦,号称上邑”,“民务牧耕,士浃诗书。婚姻以时而不论财货,丧祭以礼而不事浮屠。人皆知孝,邑令莅任,只有为亲乞养,未有以忤逆闻者。询及父老,皆云孝不待教”,“人情朴直,讼词不为诡秘,易忍易释,是非立判”,“贫不走险,饿不乞丐”,以及“民间作会醵钱,以助婚丧,有患难相恤之义”等相关记载。


  关于民俗,康熙本《巩昌府志》谓“邑人每岁十月一日,男女门前烧纸衣于先亡者,云送寒衣。十二月初夜,男女门前跪请家先,不哭。正月初三日,门前烧纸,云送家先,各举哭声”。境地民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⑴婚嫁之俗。定西古代汉民族的婚嫁仪式颇为繁琐,要“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聘、请期、迎亲)俱备,套数俱全。基本过程有换帖、下聘、送礼、提话、迎娶、婚礼、婚宴、合苞礼、试手面、回门与转对月等。建国后,国家颁布了《婚姻法》,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结婚,革除了许多旧俗。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索要财礼和变相要礼者也不少,且城乡婚嫁时爱攀比、讲排场的铺张之风亦甚浓烈。


分享到:
会员登录
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我的资料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