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发展史发表时间:2021-07-15 14:25 厨房 中国厨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从鼎到青铜灶具,再到近代的无烟厨房,无不诠释着厨房文化的发展与变更。人们对美的享受和对物质的追求页越来越发的重要。
中国厨房发展史 先秦时期 (一)新石器时代 炊具是陶制的鼎、甑、鬲、釜、罐和地灶、砖灶、石灶,燃料仍系柴草;还有粗制的钵、碗、盘、盆作为食具,烹调方法是火炙、石燔、汽蒸并重,较为粗放。 (二)夏商周三代(系中国烹饪发展史上的”初潮”) 炊饮器皿革新,轻薄精巧的青铜食具登上了烹饪舞台。我国现已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物有4000余件,其中多为炊餐具。青铜食器的问世,不仅善于传热,提高了烹饪工效和菜品 质量,还显示礼仪,装饰筵席,展现出奴隶主贵族饮食文化的特殊气质。 (三)春秋战国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铁质锅釜(古炊具,敛口圆底带二耳,置于灶上,上放蒸笼,用于蒸或煮)崭露头角。它较之青铜炊具更为先进,为油烹法的问世准备了条件。 (四)秦汉魏六朝时期 锅釜由厚重趋向轻薄,并且有了台灶,烟囱由垂直向上改为”深曲(即烟道曲长)通火”。 并逐步使用煤炭窑,有得利于掌握火候。铁制锅釜此时推广。河南唐县石灰窑画像石墓中的陶灶,河南洛阳烘沟出土的”铁炭炉”,以及内蒙古新店子 汉墓壁画中的6个厨灶,都有较大改进,有”一灶五突,分烟者众,烹饪十倍”(意思是 一台炉灶有5个火眼和许多排烟孔,可以提高烹饪工效十倍的褒词。 (五)隋唐五代宋金元在餐具中,最主要的是风姿特异的瓷质餐具逐步取代了陶质、铜墙铁壁质和漆质餐具。 (六)近代厨房正常是用泥巴等材料切成的灶台,同样一个烟管,通到外面,旁边还有一个木制的拉风箱,用来加大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