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壁画发表时间:2021-07-15 06:13 门洞壁画 巉口镇康家庄民俗文化大院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这栋土木结构的建筑采取了四合院与城堡结合的形式,进入大院的门洞为卷门洞形式,使人联想到黄土高原的符号--窑洞。在这里创作一组壁画,展现一幅巉口悠久的历史画卷,使得参观的人们在这里就感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使人们快速融入到参观氛围当中。 2021年建党100周年前夕,巉口镇党委与政府决定把这里打造成人们了解巉口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感受红色文化接受党史教育的基地。决定对大院进行修缮与装饰,要求保持文化元素形态,新增红色基因,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并对修缮与装饰,党史与现代VI系统进行了精心部署。 在洞口处,各种方案如浮雕等,却都不尽如意,均被否决,直到康艳所做的壁画方案,以其全局的创意与靓丽的色彩,在众多方案中脱颖而出。 这组壁画由“农耕文化”展现出巉口劳动人民春耕秋收的画卷;悠悠“丝绸之路”,出土的“新莽权衡”证明巉口一直是交通要冲,贸易重镇;直到宋朝建立“平西古城”,与安西古城、定西古城共同成为定西的最早建城史;巉口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重地,洪武三年(1370年),明将徐达与元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在这里的“沈儿峪大战”,是蒙元主力与明朝军队在定西境内的一次总决战,徐达大败元军。顶部设计绘制了“河图”图案,使其代表的方位与大院的实际地理位置相符,河图代表天干,同时也象征了穹顶的星空,红色灯笼是太阳的象征,一切都以此为中心布置。 2021年6月,康保华与康艳等人进行了紧张的创作绘制工作。工笔重彩的壁画风格展现出靓丽的色泽,使得壁画熠熠生辉;新莽权衡则以浮雕形式立体还原古代文物。
康艳,安定区友谊人,甘肃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 13993239790 |